高效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两天的时间里,从一场场精彩的报告会和两节高效的真实课堂教学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课改实效性和实施课改的必然性,回顾以往工作,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下面我就谈谈通过本次培训获得的几点感受:
一、改变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崔校长在报告中也说到"在他们那儿是没有讲桌的,老师和学生是融入一块的,学生有不同见解也是不用举手,可以直接回答的"。从他的平淡的话语中我觉得要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改变以前师道尊严的观念,应平等参与教学活动,蹲下身子,贴近学生,与学生一道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质疑释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指导与调控。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心情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的精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逐渐推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
二、课堂教学全员参与,个个展示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我认为: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
听了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报告后,我明白了,要充分准备深入的挖掘学生和教材。创设真实贴近于生活的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发动、利用、欣赏、认同大胆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学习经验取其精华,去其沼驳
在此次培训会中我们还听了广文中学、古南中学、杜郎口中学课改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和有关它们在课改中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帮助教师编制导学案,在导学案中体现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关注学法指,形成"展示-反馈-预习"的高效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数学教学模式,从而一步一步形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我觉得非常具有实效性,可以借鉴。但是也不能一味生搬硬套,应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模式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来选择教学模式,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数学课堂教学要上出数学的味道,数学课堂的活跃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上,教学中应力求"神"而不是"形",只有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不同的课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只要能在一节课中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与发展,就是"高效课堂"。
教学之道,任重道远。要想畅通无阻的走下去,贵在得法,要想得法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共同成长。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2011年4月13日至15日,我去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参加了首届全市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经验成果推介会,我的收获颇多,不光是知识的获取,更有心灵的震撼。
首先是咸慧校长讲述了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阐述了教育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充实的知识,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接下来听了李梦康老师的三节公开课,李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一改过去的老路子,把整单元内容整合成三课时来完成,分别为说读课、听写课和综合课。李老师在课的整合上花了很多功夫,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同步学习》运用较好,当然他的教学成绩也相当的好,我不妄下断言他的课是好还是坏,只是觉着他的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落实不够到位,不能面对全体学生,对个别学困生毫无关注。基于我们的学生基础差,学困生较多,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唉!还是周老师说得好,不要单纯去模仿,我们要批判性的借鉴,我们要走适合我们自己的路。
再就是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李华胜老师有关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报告,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学生们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一个载体,是学生们相互交流,质疑讨论,共同提高的一个平台,但是,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有关长篇阅读教学,马老师和张老师上的课可算叫“绝”,加上徐老师对长篇阅读教学的解读,给我们大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我拿什么奉献给我的“孩子们”?答案已经很明确了――我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