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地理基础知识。
2.初步理解一些地理基本概念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3.初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
17-18周 1-2章 5课时 19-20周 3-4章 5课时
20周 综合训练 3课时
三、复习措施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复习题,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习课本,复习完毕,及时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因为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地理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
第二,复习新课堂。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结合课本中的图来完成,我主要用2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第三,综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考卷、网上资料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或自编综合模拟试卷,并注意试题的灵活性。因为时间关系,和学生一起完成,做题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审题解题及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要查漏补缺,纠偏正误。
第四,回味练习。针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扫清盲点,强化知识点。 第五,以学生自己复习为主,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加强抽查力度。
总之,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用扎扎实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才能全面提高地理学科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出好的成绩。
【篇二】
一、学情分析
这届八年级有八个班。其中1、2、3三个班级的基础能力相对较为突出,基本功较扎实,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学习能力较强,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能习较弱,上课和学习上都不太自觉,这是以后中考复习时要重点关注的对象。4、5、6这三个班相对于1、2、3来说,整体的实力较弱,学习较突出的同学不过也就十多位左右,平时考试能够保证及格的也只有20到30位左右,至于后十几位同学都是学习相对薄弱的,学习的自觉性很差,态度不端正,这部分同学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够在下面和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学习成绩有大的进步。7班和8班的学生,对这两班的学生,尽最大可能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或者想办法让他们尽量多学点,老师在上课时也尽量以“少说多做”为主,让他们多考出一点成绩。而课时编排1、2、3班每周三课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4——8班每周4课时基本可以让学生有时间消化所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里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达到统一进度,从而达到我们的期望。
二、材料准备
须准备的教材有四本:七年级上册和下册,八年级上册和下册
乡土地理一本:漳州地理
复习资料:海西新中考 、学生周报配套练习
三、复习进度与安排
本学期首先花大约5周的时间,把这学期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完成,然后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复习分两轮以及考前冲刺,第一轮的复习阶段我们是这样考虑和安排的,由于我们刚结束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内容的教学,所以感觉复习的时候从下册开始比较合理,同学们的记忆印象应该更加有深度,同时课时的安排也可以较优化些,可以为后面的冲刺阶段留下更多的时间安排模拟考试。而七年级上下册学习搁置的时间较久,大部分的内容学生们可能忘记较多,所以应该多花点时间再重温这部分教材,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从七年级开始复习的原因。
进度安排:
第一轮:大约八——九周时间(其中5.1可能放假一周)
3月24日到4月6日 :复习八年级地理下册 、学生周报练习与分析、海西新中考。
4月7日到 4月20日 :复习八年级地理上册、学生周报练习与分析、海西新中考。
4月21日到5月4日 :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学生周报练习与分析、每西新中考。
5月5日到5月18日 :复习七年级地理下册、学生周报练习与分析、海西新中考。
(保留一周的课时以备不时之需5月19日到5月25日)
第二轮:时间两周
5月26日到6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