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万个多类别职位虚位以待,600多家区内外单位可供挑选。日前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12年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双选会”吸引了5万余名毕业生入场求职。本次招聘会出现了区内用人单位受到热捧、区外企业单位遭到冷遇等特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毕业生的求职观念有待改变。
毕业于四川大学的河池籍学生罗明朗向广西工学院投出自己的简历,并附上一沓获奖证书,“账面上”的实力不可谓不强,但一番面试下来,他并没有获得面试官的青睐。小罗告诉记者,可能是与自己本科念的是英语,硕士读的是中文,并非学校急需招聘的人才有关。但自己之所以有意应聘老师,还是看重这个职业的稳定性。
广西工学院负责招聘的陈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学校正在为升格大学“招兵买马”,眼下,学校最缺的就是学术带头人和博士,个别紧缺专业甚至降低标准,招聘硕士毕业生。陈老师坦言,虽说现在学生条件越来越好,但学校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广西某乳业集团展位前,记者发现一个特别情景:十多名求职者中,竟有半数以上来自广西民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一位女生告诉记者,学校方面事先已做过动员工作,并组织专车接送,让她们感受到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和周全。
与本地用人单位展区门庭若市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外地企业展区却门可罗雀。展会开始了一个多小时,有的企业仅收到几份简历,有的甚至无人问津。广州番禺某公司负责人李厂长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广西的招聘会,以往招到的广西员工给他留下好印象,因此这次他亲自带队前来,计划招聘中专以上学历各类职位67个。但坐了一个多小时,才收到七八份简历。在失望之余他也感言,如今随着广西本地企业的发展壮大,工人薪酬水平差距的缩小,加上能在“家门口”就业,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已不再受内地求职者的热捧。
广西民族大学的傅同学说,自己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就业面较广,因此,她打算在这次双选会上采取“广撒网”的策略,多向不同的招聘单位投放简历参加面试。但当被问及是否愿意接受到区外工作时,几位女大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针对大多数求职者热衷本地企业单位、非区内企业单位不去的现象,某知名珠宝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郑亮珊认为,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应“自我设限”,视角不宜只放在薪酬厚薄、是否在家乡就业等因素上,而是要去关注一家企业单位平台的高低、晋升空间的大小、锻炼机会的多少。“一般来说,初入社会的毕业生视野不会很广,这更需要走出去,多看多学,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行业环境、市场行情等重要信息,这对个人职业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郑亮珊说。
更多精彩请访问应届毕业生职场资讯